![三菱空调怎么样的节能效果?三菱空调的冷暖效果如何?](https://www.shiliannft.com/assets/addons/cms/img/noimage/89.jpg)
本文共3800字,阅读需约6分钟
作者|美丽星人
编辑|种辣椒星人
2022年伊始,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讨论猴子 JPEG。华语地区最受欢迎的歌手在宣传星星眼熊JPEG。
JPEG 即 NFT(非同质化代币),这股风潮从少数加密爱好者,席卷到资本大鳄,再到世界顶流明星,成为最 IN 的数字收藏品与社交密码,一个价值400亿美元的迷人而狂乱的新世界。无论你认为 NFT 是骗局还是创新,它的增长都势不可挡。
图:广受欢迎的 Bored Ape Yacht Club NFT
在蔓延全球的NFT狂潮中,攫取了最大价值的可能不是JPEG 本身,而是 OpenSea——目前占据 NFT 市场97%交易额的交易平台,最新估值达到130亿美元。
然而,第一名的擂台不好守。自从喊出 IPO 的口号,NFT 社区和 Web3 居民对 OpenSea 的不满日益加剧,「天下苦 OpenSea 久矣」的口号已经喊出。数个新兴 NFT 交易平台不断向这位「擂主」发起挑战,企图分得 NFT 市场的一块蛋糕。
OpenSea 引发的争议,其实开启了一场关于 Web3 与 Web2 边界的讨论。OpenSea 的问题,也来源于它夹在 Web3 与 Web2 中间的尴尬位置。
在本文最后一部分,我们从 OpenSea IPO发散开去,对 Web3 的终极形式和过渡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猜想,探讨在高效和去中心化之间如何平衡,数字货币是实现 Web3 的最好形式吗?
2021年12月,Opensea 公布了其首位 CFO,来自美国头部网约车企业 Lyft 前 CFO, Brian Roberts。上任伊始,这位 CFO 就宣布了自己的新计划,为 OpenSea 计划 IPO。他对彭博社表示,「当你的公司发展如此之快时,你不考虑上市是愚蠢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传统金融市场顺理成章的发展路径,遭到了 OpenSea 用户社区的抵制和抨击。
要知道,OpenSea 用户往往也是资深的加密爱好者。在他们看来,OpenSea 作为NFT 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交易平台,本可以在 Web3 社区内与用户和社区居民相亲相爱,却要登上 Web2 传统的股权市场,将收益交给投资人。
说到这里,不得不先科普下创投领域当前最火爆的概念——Web3。
Web3 概念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 Web2,最初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波卡创始人 Gavin Wood 在2014年提出。他认为 Web3 是一组包容性协议,可以让互联网更加去中心化、可验证和安全。Web3 的愿景是实现无服务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即用户掌握自己的身份ID、数据。随着 Web3 概念不断被普及,内容由用户创造,数据归用户所有,平台通过用户行为和内容获得的收益,同样应该分给用户的概念深入人心。
在 OpenSea 的例子中,其收益主要来自每一笔 NFT 交易的手续费。OpenSea 对 NFT 的每笔交易按交易额收取卖家2.5%的手续费,无论是一口价交易还是拍卖成交,不另收费用。而在Web3 概念下,OpenSea 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用户的频繁交易给了 OpenSea 源源不断的收益和超高的市场份额,这份收益应该由公司和用户社区一起分享。
在用户看来,一旦 IPO,OpenSea 背弃了曾经的 Web3 承诺和社区居民,选择拥抱传统资本市场,与投资人一起分享收益。它与 Web2 世界的淘宝已经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将商品从日常消费品换成了数字 NFT。
图:一张图看懂 Web1、Web2、Web3 之间的区别
社区对 OpenSea 的不满情绪,也与它夹在Web2 与Web3 中的尴尬位置有关。
与最初就开诚布公,选择中心化运行机制的 Coinbase 和 Binance 不同,NFT 交易本身需要通过区块链上的钱包进行,每一笔交易都会上链。创建初期,OpenSea就天然地在链上搭建了钱包系统,这是其 Web3 特性最重要的体现。OpenSea 联合创始人 Devin Finzer 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想为 NFT 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对 OpenSea 社区而言,最初是把它看作 Web3 新世界的领军企业和加密居民。
然而,OpenSea 公司本身却并没有建在链上,像一个夹在新世界与旧世界中间的「四不像」。这样拧巴的结构,让OpenSea的运营和治理也拧巴起来。一方面,它希望像去中心化平台那样开放,所以在用户创建NFT时没有任何审核的步骤,奉行「让任何人都可成为NFT艺术家」。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很中心化地直接下架或冻结用户的NFT,看起来似乎和 Twitter 封禁用户账号的中心化权力没什么两样。
IPO口号和诸多中心化的举动,直接打破了社区的期盼,拥戴变成了不满。
在 NFT 市场中,OpenSea 垄断性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的攻击目标。当前,已经有 LooksRare、OpenDao 等NFT新兴平台通过向 OpenSea 用户钱包直接空投的方式,企图夺取 OpenSea 用户的注意力,期望用户可以转换交易阵地。
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的 OpenSea,已经内忧外患。
发展初期,最初给予 OpenSea 种子轮支持的,是大名鼎鼎的孵化器 Y Combinator。在当时 NFT 市场还不算繁荣的背景下,OpenSea 创立同期就已经面临着更有优势的竞争对手 Rare Bits。
2018年5月, OpenSea 从包括 1confirmation、 Founders Fund、Coinbase Ventures 和 Blockchain Capital 在内的强大投资方筹集了 200 万美元。而 Rare Bits 在当时已获得 600 万美元,参投方有 Spark、First Round 和 Craft。
1confirmation的合伙人 Richard Chen 谈到最初投资 OpenSea 时说到,Rare Bits 当时虽然从 VC 那里筹集了更多资金,但他们对 NFT 的了解不如 OpenSea 的团队。「OpenSea 的创始人斗志昂扬。我记得他们忙于工作,生活在 Discords 中,去接触每个 NFT 项目以推动其上线 OpenSea」。
图:Opensea创始人Devin Fizner 和 Alex Atallah
事后总结,OpenSea 的产品优势与这不无关系。为了让平台上有更多 NFT 资产,维持更广泛的流动性,OpenSea 奉行「开放市场」产品策略。
策略一:无 NFT 上架审查。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 OpenSea 上直接铸造和发行 NFT,无论是图像、歌曲还是其他形式。这种方法极大扩大了创作者的供应,从而吸引了一级和二级市场上的用户。
以最近 OpenSea 最出圈的东南亚小哥来说,他的 NFT 产品就是自己每天更新的自拍照,不算赏心悦目,甚至面无表情,每张最低价格一度达到一个ETH(3000美元)。但只要具有原创属性,就是被市场认可的 NFT。
图:东南亚小哥的自拍照NFT
策略二:资产范围广泛。在低门槛的准入规则下,加上 OpenSea 团队早期在 NFT 社区的活跃,OpenSea 实现了同类平台中最广泛的交易种类,包括艺术、音乐、域名、虚拟世界、交易卡、收藏品、体育和实用物品八类 NFT 藏品。
目前在 NFT 行业,无论是 Axie 游戏的NFT小精灵,还是NBA巨星都在追逐的无聊猿系列,还有周杰伦正卖力宣传的 Phanta Bear 系列,都可以在 OpenSea 的货架上找到商品。目前所有 NFT 交易平台,还没有出现可以匹敌的「OpenSea 杀手」。
图:周杰伦宣传的 Phanta Bear NFT
NFT 不同于股票和数字货币,这种形式的加密资产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在保证了创作者版权的同时,也面临着流动性较差的问题。只有拥有最多 NFT 的交易平台,才能吸引用户来浏览和交易,在开放市场的策略下,OpenSea汇集了大量用户,建立起独一无二的流动性优势, 在行业早期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
从2018年到2020年,加密市场接连经历了熊市和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流动性紧张。Richard Chen回忆,在 2018 年 4 月,OpenSea 的交易量已经是 Rare Bits 的 4 倍。Rare Bits 最终在 2020 年初关闭。而 OpenSea 的创始人则尽量缩减开支,并等到了 2021 年 NFT 的大爆发。
图:OpenSea交易界面
2021年,NFT 市场不仅复苏,还很疯狂。在这股狂热下,2021 年3月,OpenSea 完成 a16z 领投的2300万美元的 A 轮融资 。同年7 月, a16z 再次领投了OpenSea 的 B 轮1 亿美元融资,估值15 亿美元。到2022年1月,OpenSea 又完成了3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133亿美元,Paradigm和Coatue领投。
然而, 随着2021年 NFT 市场的火爆和繁荣,OpenSea 原本的开放策略开始被市场质疑,最显著的表现是欺诈开始越来越多。
国外作者Moxie 最近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他将自己制作的照片,铸造成 NFT 放在 OpenSea 上卖。根据 OpenSea 的开放原则,并没有对这个图片进行任何核查,本质上来说,OpenSea 只是存储了一个指向这个图片链上地址的链接。
发现这一点后,Moxie 特意将这个图片设置为对不同IP展现不同的样子。也就是说,用户在 OpenSea 上看到的这张图,和实际买回去后自己看的图,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图片。很大的可能性是,OpenSea 上显示的是一个酷炫的数字艺术 JPEG,买回去却是一堆垃圾。OpenSea 随后的操作再次体现了运营方式的分裂。在发现Moxie 图片的问题后,OpenSea 使用中心化平台的权力,将其 NFT 下架。
也就是说,OpenSea 为了维持NFT市场的开放和流动,对所有NFT作品不加任何原创性和欺诈审核,只是会在发现有争议的NFT后,将其从平台上下架或者封锁。这就像美国法律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即默认所有人都无罪,直到找到有罪的切实证据。但这种方式,很难说适合现在交易繁多、安全至上的数字资产交易领域。
欺诈情况外,OpenSea 平台卡顿、宕机,以及以太坊上高额的 Gas 费用都是被用户吐槽的点。因为平台经常宕机,用户甚至调侃其为 ClosedSea。
这些问题的背后,不仅反应了OpenSea 经营策略的问题,也说明在疯狂爆炸的NFT市场中,OpenSea 产品创新的迭代速度已经跟不上市场本身的迭代速度。社区开始期待有更加好用、高效、去中心化的Web3 NFT 平台来取代 OpenSea 的位置。
梳理完 OpenSea 最近的难题,让我们回到 Web3 的讨论。社区对 OpenSea 的种种不满,归根结底在说,这不是 Web3 该有的样子。那么,Web3 应该是什么样?
图:对Web1、Web2、Web3 的生动诠释
Web3 概念最初被提出,就是因为用户已经对传统互联网的垄断、封闭和中心化所有权极度不满。在互联网时代建立起来的垄断巨头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采用各种方式将用户流量锁在自己的生态内,这一方面极大遏止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用户产生的内容、账号和数据也都成为巨头们盈利的方式,用户本身不仅没有得到任何收益,还随时面临账号和数据被贩卖、泄漏、封禁的风险。
为了遏制互联网巨头在垄断中不断加强的权力,Web3 应用强调去中心化、内容和数据所有权属于用户,用户应该从劳动和奉献中获得收益。
然而Web3 的理想概念并不能真正落地,在区块链技术之下,真正的去中心化往往意味着低效和体验差。在去中心化和高效好用之间,每个应用和公司不得不有所取舍,OpenSea 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
谈到 Web3 应用普遍面临的不够去中心化的问题,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认为,真正的Web3世界应该有一个连续的过渡光谱,在最好用的中心化平台和最难用的自己搞服务器之间,有大量的过渡态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但今天中间的过渡阶段是缺失的。也就是说,公司们不太可能直接从中心化一下子转变为去中心化,要给 Web3 应用不断过渡和发展的机会。
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真的是实现 Web3 唯一的方式吗?加密行业的确实现了去信任、无许可、匿名、数据公开的更自由的生态环境,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不安全和无监管。很多发行 token 的公司并不能给用户的资产安全保障,反而有跑路风险。
无论是股权,还是token,都只是对产品和公司做出贡献进行激励的一种形式。我们假设,OpenSea 坚持不发行 token 只进行 IPO 计划,上市后,在投资人和公司团队的股权份额外,可以根据链上用户的交易数据按贡献对用户社区进行股权分配,类似于员工激励计划,并将分配机制完全公开透明。用户获得了应得的收益,同时在二级市场监管下也保证了用户的资产安全,这种中心化+去中心化混合的方式难道就不是Web3 了吗?可见在同样实现 Web3 理念的情况下,数字货币不一定是必须的。
Web3 不应该成为空中楼阁,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理想国。它最重要的特性究竟是匿名,高效,资产安全,数据所有权,还是收益,是每一个自诩为 Web3 居民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END—
参考文献:
【1】OpenSea:NFT界的eBay,月交易额30亿美元后的护城河与未来,海外独角兽
【2】Opensea创始人的豪赌之路:从五人团队到亿万富豪,Odaily
【3】计划IPO的OpenSea,让羊毛变成了营收,BlockBe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