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NFT模式与关键法律问题研究报告(第三版)(附NFT合规问答手册)
准入资质
1、NFT 和元宇宙平台需要哪些许可资质?
如果自建区块链则需要区块链备案登记(使用第三方区块链理论上也可能要备案);如果开展铸造和发行 NFT 业务并收费,则涉及到经营性信息服务,需要 ICP 许可证;涉及到 NFT 交易业务需要 EDI 许可证;涉及到游戏、数字藏品等,需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经营 NFT 网络拍卖业务,需要取得拍卖资质吗?
如果是平台引入有拍卖资质的公司开展网络 NFT 拍卖,可以不需要取得许可证,只作为技术服务提供方开展业务收取技术服务费;如果是平台直接开展NFT拍卖业务,承接拍卖方的委托并收取拍卖佣金,则需要取得拍卖资质。
3、区块链备案后是否意味着国家法律认可了这条区块链的合法性,上链后的信息以及在链上的各种交易行为的效力也都可以得到法律的认可了?
区块链备案是行政监管的需要,有点类似于工商登记注册。但并不代表着权力机构对上链信息和交易行为的合法性的认可。区块链运营主体以及通过区块链开展各种活动的用户仍然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4、发行盲盒类的 NFT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合规事项?
盲盒类 NFT,无论是数字产品还是关联到实物,都不被法律所禁止。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发布了《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可以参考采取相应的合规措施,重点是概率公开、价格和价值的匹配、不得开展涉金融类营销、介入二级市场做市、炒作、过度营销等。
区块链
5、数据上链通常是以哈希值的方式上链,原文(元数据)并不会上链,那么元数据放在哪里呢?一旦丢失还能否证明元数据的权利归属和已经发生的交易?
元数据目前通常要依赖第三方平台或者用户自行保存,一旦丢失确实可能导致无法与上链哈希进行一致性验证的问题,进而使权利归属和交易效力受到挑战,因此用户一定要保管好元数据,开展区块链服务的平台也应该依法对元数据采取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
6、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原理可以使得所有节点都掌握完整的交易信息,而且在区块链浏览器上还可以公开查询链上的交易数据,这会不会导致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泄漏问题?
理论上,上链的数据是以哈希值的方式密文被记录的,即便节点都掌握或者浏览器可查阅,也不必然导致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泄漏,但这些密文信息可能结合其他信息识别出信息主体身份,这种情况就要个案分析了。
7、看到有 NFT 平台使用以太坊公链、侧链,或者将平台自己的私链锚定到公链上,是否这种模式更加有助于保障 NFT 的可靠性?
锚定公链虽然可能对 NFT 的效力背书和商业流转有一定帮助,但也可能导致效力不被国内法律认可,因为涉及到使用国际网络。此外,如果 NFT 锚定无法指向具体的 NFT 或者买家,效力仍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因为锚定引发权利归属争议。
8、基于区块链提供各种应用服务,是否对用户基于手机号进行实名认证就可以了,还是一定要用到身份证、人脸识别?
根据《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要求,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的实名认证可以做到初步的合规,但如果涉及到交易支付、未成年人防沉迷等特殊场景,则应考虑使用更高强度的实名认证措施,以免平台承担先行赔付或监管责任。
9、公链、联盟链、私链,哪种区块链最可靠、最安全,哪种最能够获得我国法律认可?
根据《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在我国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需要备案,但这只是行政监管要求,并不影响区块链信息服务效力。实践中,区块链的可靠性是依据《电子签名法》、证据规则进行个案认定的,并非哪种类型的区块链就一定比其他类型的可靠性更强。
10、将开发团队和运营团队分别放置在境内外的架构,是否可以降低风险?
仍然要看具体经营的业务所具有的法律属性,特别是如果涉及到刑事犯罪的话,会穿透追责,不是仅靠离岸架构就能够回避的。
11、链游是否合法?
链游中比较敏感的问题主要是 NFT 资产交易和玩家挖矿,前者只要是跟具体的虚拟资产(道具等)绑定,则法律没有障碍;后者可能涉及违法发币的问题,当然也要具体场景具体分析,如果玩家拿到的回报是道具等,而非具有交易功能的代币,则可能并不违反监管要求。
12、游戏币(虚拟币)一旦上链铸造成 NFT,是不是就变成了代币?如果交易游戏币 NFT 在我国会否构成违法?
游戏币按照之前文化部的规定是不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但相关规定目前已经废止,新规尚不明朗。根据央行等发布的文件,对具有流通属性的“代币” 不可以发行和交易,因此游戏币如果仍然回归到游戏本身是可以铸造成 NFT 使用的,但不能作为“代币”发行流通。
13、使用爬虫自动锁定平台上的 NFT 藏品,在藏品发行的第一时间锁单抢购,是否违法?
目前对用户个人使用抢单工具的偶发行为没有明确规定,但如果是频繁或批量使用爬虫、抢单工具导致平台服务器受损、绕开了平台反爬虫措施等,则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
消费者权益
14、NFT 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合法吗?
对于数字藏品 NFT,一旦铸造上链、交易后便难以回收和解除合约,所以不支持七天无理由有一定依据,但应该提前告知买家。同时,并非所有 NFT 都可以不支持七天无理由,特别是与实体商品或权益挂钩的 NFT,仍然应该适用,毕竟退货的标的不是 NFT 本身。
15、一旦作品铸造成 NFT 或者购买了一个 NFT,就必然能够证明作品(数字藏品)的权利归属吗?NFT 平台出具的数字证书能否获得法律的认可呢?
NFT 使用哈希值和区块链来实现对数字内容的存证效果,理论上如果所使用的区块链在技术上和资质上足够可靠,则生成的数字证书可以起到法律上认可的权利归属初步证明效果,但如果版权本身存在权利瑕疵(抄袭)或者平台存证技术不够可靠,都会影响到证明效力。
16、买到了侵权的 NFT,或者发行方承诺的 NFT 权益没有实现,能否主张三倍返还?
如果发行方存在主观上隐瞒侵权问题的故意,并且 NFT 作品侵权导致 NFT的价值大大低于购买时的预期,从而达到了“欺诈”的程度,可以主张三倍返还;如果 NFT 发行宣传过程中虚假陈述、夸大或者承诺的权益无法兑现,可以认定为欺诈的,也能够主张三倍返还。
违规风险
17、如果平台将佣金或版税的一定比例发放给购买 NFT 的用户,以便鼓励其消费,是否涉嫌传销?
涉传风险主要取决于分配方式,如果是严格按照买家消费的具体 NFT 藏品所产生的版税、佣金定向分配给这些买家,并且依照其购买金额直接分配,不分级、不与拉新挂钩,则相对风险较低;反之,如果不与消费金额而是拉新能力挂钩,并且分总收益池,则风险较大。
18、通过 NFT 智能合约约定版税的做法等于是发行方(版权方)可以在日后的所有交易中享受固定比例的分成,这种做法是否涉嫌传销?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认定为传销,因为在流转过程中每一次的交易,都只能是发行方(版权方)享受版税分成,其他的买家不会随着交易链条的延长而继续获利,所以没有“团队计酬”的问题。
19、即便 NFT 二级市场出现了炒作,也是用户自己的行为,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只是提供了技术服务,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NFT 二级市场炒作是目前交易平台最大的风险来源之一,即便是用户行为,平台也有义务进行管控,毕竟平台收取了交易佣金,即便没有佣金,对于明显违法行为也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应当采取包括价格熔断、风险定向提示、锁定期等在内的必要手段严控炒作。
报告节选内容如下:
【报告完整版】公众号《侠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