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择2021的年度标签,或者
但不可否认的是,NFT太火热了!
打开资讯平台社交平台,从NFT拍卖、NFT盲盒到各式加密艺术展,几乎每天都能刷到一篇“NFT”相关的文章,于是人们开始1992年,元宇宙(Metaverse)首次出现在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描绘了在网络中构建的虚拟世界的形式。Metaverse ,即meta(超越)+universe(宇宙)的结合,表示“超越宇宙”的概念,也被称为“超元域”。
而在虚拟世界中,所有虚拟物品和无形物品都可以表示为NFT(一种加密资产,表示对独特事物的所有权)。NFT的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是一种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非同质化代币”。与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一样,NFT同样依靠区块链进行交易。但NFT代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唯一性,“非同质化”,每一块NFT都独一无二,不可互换,人们可以将特殊资产绑定在NFT上,其可以让许多物品成为一种数字化抽象物,变成所有者的“数字资产”。
NFT 艺术作品
如果说比特币、以太币等同质化代币可以被比作钞票,NFT更像是一件艺术品的原件。凭借这种特性,NFT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多数字艺术品开始与NFT绑定。
“密码猫” CryptoKitties ,是一家名为Crypto Cats的公司推出的游戏,游戏里玩家可以通过一串代码创造出一只“密码猫”数字形象,并且每一只猫都独一无二,这些密码猫们的所有权都被存储在以太坊上。
密码猫 CryptoKitties但“密码猫”也被认为是NFT代币的滥觞。
同年,Larva Labs 公司开发了一款像素头像生成器,生成了约1万个各式各样的像素头像,带着“朋克”精神的期许,这一头像系列被命名为CryptoPunks,意为“加密朋克”。2017年正值以太坊火热发展之际,Larva Labs将CryptoPunks头像挂上区块链,并赋予其流转收藏的价值。
CryptoPunks系列像素头像2017年底,以太坊ERC 721协议(非同质化代币的编程标准)诞生,NFT也随之出现。
2021年3月,数字视觉艺术家Beeple的一套NFT艺术品备受《Everydays : The First 5000 Days》
2021年5月,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9枚Cryptopunk的像素头像,最终的落槌价格为$1450万美金,算上佣金一共$1700万美元,也就是¥1.09亿人民币。
2021年7月,艺术创作者本雅明·艾哈迈德上线了自己的NFT《怪异鲸鱼》系列,9小时就全部售罄,最终入账80ETH。这样一组各异的像素小鲸鱼给艾哈迈德带来了超过35万美元的收入,而他今年仅有13岁。《怪异鲸鱼》系列NFT从以上几个数据可以看出,经过近四年的发展,NFT在艺术领域迎来了“爆发”。
NFT艺术品是必然趋势
每一件新鲜事物的诞生总是需要合适的土壤去孕育。1960年代,作为一种尝试,已经有人用机器的自发地进行艺术创作。逐渐发展至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方式 —— 自动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它是计算机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的生成不是直接由人类创作,而是通过算法来生成艺术品,算法有一套规则,在规则内可以自由发挥,最终得出独特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艺术家的某种理念。
它跟当时的各种艺术思潮发展也有关系,例如它跟达达主义在某些方面存在契合。达达主义追求一个有意思的状态:清醒的非理性状态,追求随性的艺术。达达主义本身是“反艺术”,它不喜欢传统美学秩序,对随机和偶然本身更感兴趣。
Jon McCormack,《Fifty Sisters》*《Fifty Sisters》是 1m x 1m 计算机合成植物形态图像的大型装置。这些“植物”是使用人工进化和生成算法从计算机代码中通过算法“生长”出来的,本身并不存在。
而后从现代艺术先驱塞尚开始,现代艺术开始走向现代表达,不再追求临摹和相似度。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进入了纷呈的阶段,有热衷机器美学和技术的未来主义和构建主义;有
这是生成艺术发展的土壤,它并不是凭空而来,它是数字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在信息时代,人类在软件环境中消耗了大量时间,社交、游戏、阅读新闻、购物、打车等等都依赖于软件进行,编码正在重塑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关系。所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生成艺术有了新的实践工具和新的表达方式。在现代艺术的语境中,艺术是不拘一格的,是创造,并不是美的才是艺术,与众不同的创造就是艺术本身。
*Art by Hal Tenny New Time Machine Mandelbulb 3DNFT艺术品为什么能被认可?
以CryptoPunks为例,CryptoPunks由两位软件开发者(Matt Hall和John Watkinson)使用像素艺术生成器完成,它有随机的特征,包括肤色、头发、太阳镜等,一共生成10,000个,都是24*24像素的“朋克”头像,其中有6,039名男性,3,840名女性,有696人涂了口红,303人有muttonchops;有286个朋克戴有3D眼镜,128个红脸庞、94个扎辫子、78个露齿、44个戴无檐小便帽、还有8个没有明显特征的朋克,还有一个很稀缺,同时具有7个属性,它是#8348号,有一个大胡子、龅牙、抽烟、戴耳环、一颗痣、经典色戴、大礼帽。除人类朋克,CryptoPunks还有88个绿皮僵尸朋克、24个长毛猿朋克以及9个浅蓝色皮肤的外星人朋克。
这些头像是向加密领域的先驱们致敬,密码朋克由Timothy May等先驱创建。这一万个“Cryptopunks”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存在随机的特性,有些朋克更稀有,比如“外星人”朋克只有9个。在最开始推出时可以免费领取,在20个小时内就被认领了8600个。从它亮相过程看,远不如当时造成以太坊拥堵的CryptoKitties有名,但CryptoPunks绝对是首个成功的加密生成艺术品。一些人将这些朋克像素头像设置为推特头像,这些头像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家人、朋友或名人等。这些联想会对他们的购买产生重要影响。也有一些用户是单纯很喜欢这些“朋克”头像,他们认为这些头像让他们兴奋,就是喜欢。这些CryptoPunks加密朋克之所以成为加密收藏品,是因为它跟加密猫或其他游戏的收藏品不同,它有固定上限,只有1万个。同时,跟其他NFT一样,每个都不一样,不能篡改和可验证。它也跟传统的收藏品不同,它的交易记录运行在链上,无法作假。此外,它符合加密社区对非通胀的本能性偏好,被赋予了加密社区的文化内核及文化解释,并在加密社区的推动下,最终成为加密生成艺术的开创性作品。
加密艺术,特点非常明晰,区块链技术决定的“去中心化”,超越国别地理的广泛交易,以及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如果要用例子去解释这些特点,可以这样畅想:你拥有的NFT艺术藏品可以以任何形式在数字世界存在,一条短视频、一件虚拟时装、一条代码、一件游戏装备、一张表情包,或是NBA球星的生涯经典瞬间,都可以被你收入囊中。
价值59 万美元的NFT《Nyan Cat(彩虹猫)》GIF2021年3月,著名街头艺术家Banksy的作品《Mornos》(《白痴》)被以9.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随后购买者直播烧毁了画作,并将其NFT版本挂上NFT交易平台Opensea。最终,《Mornos》的NFT版本被以4倍的价格售出,约合人民币247万。
直播画面里,蒙面的持有者点燃了《Mornos》。画作熊熊燃烧,《Mornos》完成了从实体艺术品到NFT艺术品的转变,火光似乎正向全世界预告着,NFT艺术的时代正式来临。
烧毁《Mornos》直播画面有趣的是,《Mornos》本就是Banksy为讽刺高价艺术品而创作的,画作展现了一个人满为患的拍卖场,拍卖师正介绍着一幅画作,而他身旁的一个相框里写着“我真不敢相信你们这群白痴买了这个”。
烧画者,也是《Mornos》实体作品的持有者 —— 区块链公司Injective Protocol将烧画行为定义为“一种艺术表达”。
*蔡国强创作的NFT作品《炸自己》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开始试水NFT领域。他们将自己的艺术作品进行铸币,使其成为一件NFT艺术品,将其发行于一级市场,如果有人买下了该NFT,很有可能还会进入二级市场的各种平台,再一次进行流通,而在每次交易中,艺术家都能凭此获利。
为NFT“蠢蠢欲动”的不止有艺术家,明星、各大企业、机构、品牌也开始下场。在年初的市场被点燃后,NBA、Gucci、推特,VISA等机构、公司相继开始收藏、推出NFT产品,从球星卡到虚拟时装,甚至是几个字符,都能在NFT市场掀起热潮。
NFT艺术的边界还在不断拓宽,早期的NFT作品可能只是一张JPEG图片,现如今已经与音频、电影、游戏等多个领域接轨,NFT礼物、NFT盲盒等形式也开始发展。在商业上来看,“NFT艺术”存在着无限可能,许多“小艺术家”通过NFT崭露头角,有的甚至一夜暴富,各式平台蒸蒸日上,交易总额也在不断扩大。而且NFT艺术品的交易门槛并不高,即使你并不了解艺术领域,你仍旧可以进行收藏,艺术家也不用通过拍卖行、艺术品市场发行作品,通过区块链,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艺术市场中。
但目前国内NFT市场仍不成熟,由于我国禁止虚拟货币,国内NFT平台仍只能用法币进行交易,并且大部分平台仍旧只能作为一级市场,并不支持玩家之间交易,NFT艺术品的商业化并未完全打开。NFT是不是一场泡沫?
尽管NFT具有“唯一性”,但一个疑问仍然存在:为什么要收藏NFT?
事实上,成交价6934亿美元的《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是一张所有人可以下载的图片,任何人都可以将这张价值4.49亿元人民币的图片存储在自己的硬盘中,甚至打印后挂在家里。这是很多NFT艺术品的特质,一段视频、一张图片、一张动图,世界上许多人都可以访问、复制,对其进行传播。
*宋婷NFT作品《牡丹亭Rêve之标目蝶恋花 —— 信息科技穿透了“我”》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我可以随意的“使用”一个NFT,我为什么还要花高价去买它呢?
NFT的另一个特征正在于此:所有权的确定性。尽管许多人可以传播复制,但买下NFT的人才是其真正的拥有者。
“如果我有这幅画,即使这幅画挂在我的墙上,除非我有相关的真伪证明,否则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属于我。”丹佛当代艺术博物馆的NFT相关讲座中,“艺术领域区块链研究员”艾米·惠特克这样描述NFT的特征。
*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Love Is in the Air》画作将被分为10,000份分别售出一件艺术品如果流传有序,那么它便自带“身份证”,能自证本身,它的价格往往会更高,并被大多数人认可。当艺术品成为NFT后,“鉴别真伪”将不复存在,区块链会将每一次交易、每一个拥有者记录在册,任何人都可以清楚的查询到,一件NFT的主人是谁。相对比于传统艺术,NFT的优势在于,你无法伪造,无法作假。在CryptoPunks像素头像的圈子里,就有着不成文的规定:“将一个不属于你的CryptoPunk设置为你的头像是羞耻的。”
因此,NFT在版权保护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区块链,不仅艺术品的交易更加快捷便利,鉴定成本也大大减少,让艺术品交易更加安全。这不仅能作用于艺术领域,在当下讲求“稀缺性、限量性”的消费市场同样适用。另一方面,NFT也让艺术具有了更多可能性。NFT出现后,可编程的数字艺术也得到了
2021年8月,一张CryptoPunk像素头像拍卖出了1201ETH(约合375万美元)的高价,拍下这张头像的,是478个人。
为了对抗NFT巨鲸(经济实力较强的收藏家),这478人联合竞拍了这张稀有的僵尸头像,这也代表这件NFT将被478人同时拥有,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张头像。这也为NFT提供了一定的社交属性:在NFT领域,同好仍旧能够形成固定的圈层。
478人“团购”的僵尸头像但在繁荣的NFT市场,阴暗面也仍然存在。
一方面在于交易市场的混乱。较大的交易平台准入门槛高,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艺术创作者来说负担过大,最后平台仍旧“中心化”,变成高端玩家的内部游戏,大公司的下场更是让更多NFT玩家失去了对“去中心化”市场的信心。
小平台则缺乏监管与规则,在海外市场里,平台“托儿”和NFT贩子的存在也让不少艺术创作者受到蒙骗。许多平台还会遭到黑客攻击,由于bug漏洞,许多NFT艺术品被窃取,而在缺乏信息认证的平台,冒名顶替的事件时有发生,保护版权的NFT反而成为他人盈利的工具。
“不稳定性”也让人焦虑。今天为艺术创作者带来“第一桶金”的平台明天就可能“瘫痪”,依靠NFT生活并不现实,正如人为吹起的气球,一戳就破。
另一方面则是NFT市场的不良生态。“泡沫”,是很多人对目前NFT市场的质疑。NFT一直摆脱不了令其出圈的“天价”标签,NFT的普遍高价更是让无数人投入这一市场,希望在发展的初期能通过“投资”分一杯羹。价格虚高、蓄意炒作,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市面上大多数NFT存在“噱头拉高价格”的现象,“圈内疯狂营销,圈外急红了眼”,整个市场在一种过高的期望下被不断抬起,呈现出与当初“炒币”相当类似的场景。
一个高价值的NFT应该同时满足五个方面的条件:有流量、有交易属性的商品、有平台担保、有独特性以及有人愿意赌。在我看来,第五个是最重要的。
*印度尼西亚男子创作的名为“Ghozali Everyday”的NFT,该系列NFT是他17至21岁期间,每天在电脑前的自拍照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于“区块链”“元宇宙"有着非凡意义,在当下NFT的应用场景仍旧非常有限,许多人不能理解NFT的价值所在,非良性的生态并不利于NFT艺术的未来发展。毕竟,就跟在外面看画展一样,观众会问哪幅画最贵,NFT收藏家大多也不关心艺术,他们只关心能不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