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市场的火热,让许多人都想进入这一领域分一块蛋糕。但在国内,严格的监管政策又让人望而却步,担心这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的火热。今天,我们便针对国内对于 NFT 的监管政策进行分析,探索 NFT 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来看,NFT 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处于一个空白的时期。截止到目前,国内涉及到 NFT(或数字藏品)的官方文件都只有一些风险提示、倡议、公约等,法律效应并不是特别高。
在国内的 NFT 监管方面,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针对虚拟货币炒作的风险防范;其二是针对平台二次交易的管控;其三是对 NFT 版权的保护。
防范虚拟货币炒作2021年,我国已经明文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并将其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在国外的 NFT 市场中,总是与虚拟货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使得在国内禁止虚拟货币的环境下,NFT 的相关项目和应用也同样受到了监管的密切关注。
展开剩余70%将 NFT 与虚拟货币分离成为了国内 NFT 市场中一个鲜明的特色。在监管方面,也特别针对那些和虚拟货币“藕断丝连”的项目十分严格。
限制平台的二级交易国内最早进军 NFT 市场是在2021年6月,由阿里发布的“敦煌飞天”和“九色鹿”NFT 皮肤,发行价仅为9.9元,但被人购买后,转手便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挂出了数万、数百万的价格。当时这种离谱的炒作成为了大量媒体的关注点,在社会上引发了大量的争议,甚至代表国家官方的媒体也抨击了这种炒作现象。
事实上,国家官方并没有明令禁止 NFT 的二级交易,但国内大部分平台,为了防范潜在的风险隐患,关闭或者严格限制二级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在国内也不是没有开放二级市场的平台,不过结果便是平台中充满了炒作和投机,被搞得混乱不堪。
之所以平台会形成限制二级市场的共识,根源在于在2011-2012年间,国家曾经对不规范的市场交易做过清理整顿。特别是涉及到二级交易,在【2011】《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和【20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的实施意见》这两份文件中,做出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在这样的政策文件之下,NFT 的发行和交易都要避免拆分、集中交易等鼓励炒作的行为,平台方也在极力避免炒作的发生。
保护 NFT 的版权NFT 拥有确权和版权认证的功能特点,但以当前的技术成熟度来看,这些都仅仅只是针对已经上链的作品,在 NFT 铸造之前,可能会面临着侵权的行为。不久前,杭州互联网法院便审理了一起关于 NFT 侵权的案件。
当前国内的监管对于侵权行为也同样十分在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NFT 的交易涉及到版权的交易,平台方也是直接从交易中获取利润,因此,和传统提供内容服务互联网平台不同的是, NFT 交易平台在面临 NFT 侵权时同样需要承担责任。尽管 NFT 是由平台的用户上传的,但常规互联网服务平台中“通知-删除”原则并不适用于 NFT 交易平台,平台方自身也需要加强对作品的审查。
国内的 NFT 市场的监管看似十分严格,但实际上都是为了让 NFT 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从市场趋势来看,国内对于 NFT 是持支持和认可的态度,在近几个月来,也有大量拥有官方背景的 NFT 项目相继出现,比如浙江省推出的NFT 交易平台——虚猕数藏、共青团中央发行的“团宝数字藏品”等,都是国家队对 NFT 肯定的信号。
相信在不久之后,NFT 也将在完善的政策之下健康有序地发展。
发布于: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