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业部电子五所区块链创新团队负责人相里朋、新锐数字内容平台元极客创始人李荣添就数字藏品的发展展开了一场有深度的对话。
对话内容涉及到数字藏品的发展阶段、监管的重点、数字内容的发展方向等。整理如下:
一、主持人:两位嘉宾能否介绍一下各自的情况,以及如何理解中国的数字藏品。
相里朋:我来自于工信部电子五所,我主要从事两个版块的工作涉及到数字藏品,一个是信息服务相关、一个是数字经济。信息服务主要涉及到对于区块链、元宇宙、隐私计算、企业上云、信息消费等,我们所会参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政策的制定,推动产业政策的执行。非常有幸跟大家交流关于数字藏品的事情,也是我们现在重点的关注的领域之一。
李荣添:我是元极客的创始人兼CEO。我们团队成员之前大都是做实业的,这让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藏品的背后价值,而不只是价格的炒作。
其实我们团队是不太提“数字藏品”的,数字藏品是非同质化数字资产使用的一个场景。
但现阶段,各个平台铸造发行数字藏品确实有保护我们国家传统文化、降低文化产品进入普通人的好处。但是我们的理解,非同质化的数字资产才是数字世界数量更庞大,与实体机结合更紧密的资产。比如数字房产证,它不适合作为藏品,但是却有凭证类的使用价值。
主持人:您怎么看中国现在数字藏品的发展,进入到了什么阶段?
李荣添:从大周期来看,中国数字藏品可能只迈出了第一步,中国传统有大量的文化需要数字化,它们可以铸造成数字藏品;中国当代有大量的有价值创作,也没有数字化;中国未来,将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扩展新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更多数字藏品。
但是从小周期来看 ,部分数字藏品已经出现了炒作过头的情况。这既是购买者脱离收藏目的的体现,也是每种新事物出现后,人们给予很高预期的体现。
相里朋:国内的数字藏品时从区块链上的NFT(非同质化通证)演变而来。在国外,通常将其用于数字作品、虚拟土地、虚拟头像、数字品牌等领域;国内因为避免出现过度投机,而常见用于传统文化、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映射。既吸引了年轻的这个消费群体,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流行。此外,不少国内企业 ,也在用非同质化通证用于知识产权,版权,音乐影视等相关领域。
目前国内数字藏品还是处于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这个初期,至少还有个两到三年的完整生命周期。这个数字藏品的探索只是刚起步,还没有进入到一个全面爆发的阶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监管政策指引行业发展的正规性和合理性。
主持人:如何看待将一个数字藏品,内容一样,但复制几千几万个的现象?以及三大协会对于NFT的发文?
相里朋:我们得拆开看这个问题,主要看发行方的意图在哪里。比如发行方是博物馆,它是把收藏品当成一种文创的一种新的形态,希望古代艺术能够被年轻人不断的收藏和传播,那么它发行几千个几万个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目的就是去融资,那么就涉及到违反我国相关金融监管法律的问题了。
三大协会对NFT发文,也是处于避免出现金融风险考虑。作为从业者,也希望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而不是昙花一现。
李荣添:数字藏品内容一样,但批量复制,其背后的原因是数字藏品的定位。如果将数字藏品定位为仅仅具备观赏价值,但没有所有权价值,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什么意思呢,过去观众要欣赏一件作品,需要到博物馆、画廊等,现在打开手机,在自己的钱包就可以。但是购买者没有其版权,版权拥有者可以任意发行。
但海外的NFT通常单一内容只有一件作品,具有一定的版权属性,虽然这种版权目前也没有法律保护,但是通过自证行使版权主张。比如库里购买了无聊猿,将其用在推特的头像上,别人都知道是属于库里的,其他人再想用,世人都知道是假的。因为只有一个这样的作品,通过区块链可以追溯到购买者。
三大协会对NFT的发文是依照中国现行法律,保护收藏者的一种正常操作。因为金融的特殊性,在中国开展金融业务必须持牌,很多NFT都有金融化的趋势,及时发文警示还是很有必要。
主持人:什么样的数字藏品是有比较高价值的?
相里朋:其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讲到,什么决定了它的价格。决定价格因素的重要一点就是稀缺性。再叠加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名人效应、群体的关注度等。那么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价值则取决于劳动。
李荣添:同意相里朋老师的观点。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将价值做了描述,价值分为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商品本身的价值。反应在数字藏品上,使用价值很好理解,就是可以用来欣赏的价值,交换价值就是市场销售时表现出的交易价格,但商品本身的价值是支撑这个交换价值的基础。商品本身的价值来自“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凝结”。因此,只有精心创作,凝聚人类创造力、想象力、劳动时间的作品,才会更有价值。
主持人:问李总,元极客跟其他的数藏平台有什么不同?
答:元极客有三个不同:(1)国内使用工信部主抓建设的星火链网,而不是某个私有链,安全性更有保障;(2)优质作品在海外公链登记,资产全球可认;(3)走精品路线,如之前所探讨,只有凝聚了更多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商品才更有基础价值。
主持人:问相里朋老师,像元极客这样的新兴数藏平台,如何建立自己的优势?
相里朋:现在数字产品这种平台确实太多了,至少1000多家。在国内做数字内容,目前的核心就是版权的授权,谁手里掌握版权授权,谁就有竞争优势。
但从发展来看,UGC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方向.我相信在UGC这个方向,通过邀请这个行业内的相关创作者,去创造出一些稀有的数字产品,独创性的艺术品,我相信是有发展前景的。
主持人:非同质化数字资产难道只能做数藏吗?还有哪些有潜力的发展空间?
相里朋:非同质化通证其实就是区块链的一项技术标准,它其实应用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比如说像类似于我们医院的病历可以用非同质化通证来表现。此外,在慈善公益这个方向上可以用非同质化通证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建立档案,慈善捐款可以自动化分配到每个具体人身上。总之,它可以应用的方向无限多。
李荣添:元极客团队一开始就不认为数字藏品是非同质化数字资产的主要内容。数字商业中,大部分的资产都是非同质化的,比如政府的公文、企业间的协议、普通人的内容创作。这些也并不都单独具备交换价值,但是将它们链接在一起,就是我们想象的元宇宙的世界,会产生远超于物理空间的价值,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这也是元极客的终极理想。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