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我们的血脉,九千六百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养育着我们的骨血。回溯历史,无数往事被尘封在岁月的尘埃中,唯有博物馆中的无数文物,还在向我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博物馆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在此背景之下,文博数字藏品应运而生。中国数字藏品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参与人数和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尤其在文博领域,数字藏品一经发售常常被爱好者“秒杀”。
2801份西安城墙小武士数字藏品一上线便售罄,大明宫遗址“丹凤门”数字藏品春节7天卖出了5000多件。安徽博物院发行的龙虎纹鼓座、张成造云纹漆盒、鄂君启金节3款数字藏品,被“秒抢”售空。今年2月10日,徐州博物馆推出的S形玉龙佩、“宛朐侯埶”龟钮金印两款数字藏品发售,3秒售完2万份……
数字藏品可能会颠覆人们几百上千年的收藏形态。传统意义上的收藏,都是实物形态,比如珠宝、玉器、艺术收藏品等等,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拥有一件藏品。而数字藏品是一个技术性的变化,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特定的艺术收藏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放进我们的网络账号。也就是说,当一件文物或艺术品被转化为数字藏品后,就成了区块链上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
至目前,蚂蚁鲸探、腾讯幻核、小红书藏品、京东灵稀数字藏品平台、bilibili发布鸽德系列藏品、爱奇艺藏品平台、秦储数字藏品聚合平台等国内各大平台百花齐放,北京八达岭长城数字纪念票、北京冬奥数字藏品、杭州亚运数字藏品,甚至央视财经数字藏品、新华社数字藏品等等也纷纷上线,NFT产业热度持续上升。
对于个人而言,数字藏品有哪些价值体现呢?
(1)数字化:因为其唯一的数字标识,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透明化:在区块链上可追溯,保障交易的过程透明化;
(3)稀缺性:每一款藏品的发行都是限量的,这也可以保障其稀缺性;
(4)真实性:可流转,杜绝假冒伪劣。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骄傲,这个民族在时间上是如此绵长,空间上是如此广袤,先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物。
科技,让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了过来,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历史文化教育的延伸和扩展。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数字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