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作者: 王 丹
2021年初至今,国外艺术领域掀起了一股持续的“NFT热”。近期,国内的NFT领域也开始备受关注,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纷纷进军该领域。NFT已成为当下商业领域炙手可热的概念。
什么是NFT?
NFT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中文直译是“非同质化代币”,与之对应的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同质代币,但两者存在本质差异。
同质化代币又称可互换型代币,各代币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可以随意交换及拆分整合,每个单位彼此等效,类似于每个面额相同的硬币一样。NFT实质是一种数字资产,不以融资为目的,不具有等价交换物特征。NFT的创新在于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加密编码,在中心化服务之外重新定义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标记方式,最大特点在于其唯一性、不可拆分性,每一个NFT都单独存在,无法相互替代。NFT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一般等价物或统一的记账单位,因此也不可能成为虚拟货币或代币,它的交易和变现必须通过货币实现。
NFT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将艺术品、声音、图像、文字、游戏中的物品等任何有价值的内容通证化,生成一个无法篡改的独特编码,将物品转化为数字化抽象物,即“数字资产”,从而确保其唯一性和真实性,该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可实时追溯。这也表明,NFT本身并不是交易的对象,通过NFT技术转变为数字资产的商品才是被交易的对象,相应价值也是由数字商品来实现的。
NFT发展简史
2012年,第一个类似NFT的彩色币(ColoredCoin)诞生,由小面额的比特币组成,最小单位聪(Satoshi)。彩色币通过链上的备注实现多种资产的象征及其他用途,展现出了现实资产上链的可塑性,这奠定了NFT的发展基础。
2014年,Counterparty创建的“RarePepes”将热门meme悲伤蛙(meme指迷因,突然被人们自觉大量宣传和传播的事物,如表情包、段子等)做成了NFT的应用。游戏和meme丰富了早期的交易内容,并普及了NFT的早期形态。
2017年,第一个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NFT项目CryptoPunks诞生。它通过改造ERC20代币合约发行代币,开创性地将图像作为加密资产带入到了加密货币领域里。CryptoPunks的内容是程序自动生成图案,其精神内涵正是当下加密艺术的核心。同年,加密猫CryptoKitties的创始人Dieter Shirley正式提出NFT的概念,他创建了ERC721通证标准(用户将非同质化资产映射到区块链上,获得“代币唯一编码”形成NFT),并基于此开发加密猫游戏。加密猫创新地将稀缺性引入加密货币概念,使得CryptoKitties迅速走红,NFT概念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由此,数字资产不再只是指代加密货币,而是由同质化的加密货币与非同质化的NFT为代表的加密资产组合而成。
2021年3月,美国数字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s:The first5000 days》在英国佳士得拍卖行以6934.8万美元(约4.49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下了数字艺术品交易的新纪录。从此,NFT开始光速出圈。
从艺术作品起步,NFT边界不断拓宽,现如今已经与音频、电影、游戏、体育,甚至金融等多个领域接轨。据不完全统计,苏富比拍卖行、NBA、福克斯、纽约时报等都已经涉足NFT领域,纽约证券交易所也为Coupang、DoorDash等六家上市公司股票的首次交易发行了NFT,作为纪念公司加入纽交所的新的有趣方式。
NFT崛起的原因
●加密市场的繁荣助力NFT市场高涨
2021年以来,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加密数字资产交易市场火爆,带动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等新业态迅猛发展。资本是市场最好的风向标,今年以来,NFT行业超60个项目获得融资超10亿美元,NFT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继DeFi之后第二个“明星赛道”。
●明确了数字作品的产权保护,备受艺术家、音乐家以及收藏家青睐
区块链技术赋予了NFT呈现价值和保护价值的基础,使得其价值拥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改善了数字作品的产权保护问题。数字作品不同于实物作品,毫无差异地复制会造成作品产权的缺失。NFT数字作品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记账的特点,每一次交易都会被记录在案,且不可更改,使得数字作品具有了唯一性,即便进行复制也不能代替原作。购买NFT的买家可以借助区块链,成为该NFT唯一的所有者。因此,NFT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所使用。
●财富效应吸引玩家争相入场
层出不穷的“一夜暴富”神话,使NFT在2021年迅速攀上风口浪尖,也让这个新鲜概念平添许多功利和投机的气息。人们因数字货币的暴涨对NFT的价格充满幻想,发行和转卖数字资产使得NFT市场成为一个火热的市场。由于NFT没有统一的定价,易于炒作,加上已有的高回报案例,让越来越多人眼红,明星效应、令人咋舌的财富故事,不断吸引着新玩家急切入场,NFT卖家和买家的数量在持续扩大。
NFT的困境
投机是NFT热潮中最显著的乱象,过度的炒作与金融化、非理性的追捧以及短期的市场运营目标使得NFT发展势头中包含大量泡沫。
例如,竞拍到《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作品的买家,不是收藏家,而是一位资深币圈玩家——NFT基金Metapurse的创始人Metakovan。他打着“让艺术品收藏更民主”的口号,发布了1000万枚代币。中标后,这些代币的价格从0.36美元一路飙升到了28美元。Metakovan通过关联交易,在这场竞拍中不仅赚到了噱头,扣除拍卖支付费用后,还大赚一笔。从市场目前的投机氛围和疯狂程度来看,市面上大多数NFT存在“噱头拉高价格”的现象,成交背后充满了各种炒作,或对敲交易(左手倒右手进行交易)。整个市场在过高的期望下被不断抬起,呈现出与当初“炒币”类似的场景,一旦热度下降,泡沫破裂时,NFT的资产价值会大幅下降。
然而,全球监管环境中尚未出台NFT法律规范,不受任何监管的NFT市场将成法律重灾区,庞氏骗局、洗钱犯罪、违禁品交易等犯罪行为极易发生。目前,NFT多是通过区块链创作而成的数字资产,由于缺乏官方明确的指引和监管规则,自媒体宣传报道存在严重的夸大和误导问题,有可能出现将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上链包装,结合艺术品投资、股权众筹等概念的新技术骗局。
此外,犯罪分子利用区块链账户和钱包的匿名性,通过高溢价的拍卖交易将赃款转手“洗白”。NFT兴起时间短,从交易价格的规律找到线索非常困难,NFT市场很容易成为“洗钱”的温床。
在国家严厉控制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挖矿和交易炒作时,NFT的快速升温和大规模投资,存在巨大风险隐患。无论如何营销造势,NFT只是一项技术,如何能避免被恶意炒作,发挥它实际的价值,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厘清创新与恶意炒作的边界,尽早划清红线,加强对NFT的认知和监管,出台相关数字商品的行业发展规范指引。明确NFT的概念,加大对民众的投资者教育服务,强化交易平台的职责,提升NFT产品和交易的全流程监管水平,特别是对相关的虚假宣传、内部炒作、金融欺诈、违规转移资产和洗钱等进行严厉制裁,引导相关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随着人类对数字资产所有权和产权的需求不断上升和发展,或许,借助NFT将会给娱乐、文化产业消费者带来革新性影响,同时,未来NFT将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期待。